大興安嶺集團多向發力 全面提升森林防火綜合能力
春防以來,大興安嶺集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嚴格按照《關于全面加強新形勢下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意見》要求,切實把預防放在首位,搶前抓早、科學防控,持之以恒抓實森林防火工作,全力維護798萬公頃國有林區人民生命財產和生態安全。

在責任落實上
嚴格執行“三清單一承諾”工作機制和“兩書一函” “三級包?!敝贫?,集團領導班子成員帶頭下沉一線督導防滅火工作,173名處級和716名科級包片干部扎根責任區,4個林地聯合督查組、36支檢查分隊持續開展明查暗訪,219個專項檢查組高頻次、大范圍開展隱患排查,常態化開展督查管理工作,確保責任層層落實到位,消除火險隱患。同時,將責任追究“關口前移”,由事后追責轉變為事前問責,進一步扣緊森林防火全系責任鏈條。截至目前,共排查整改隱患122個,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75份、《提示提醒函》6份,約談2人。

在宣傳教育上
以“宣教覆蓋率、滲透率100%”為工作目標,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介推送宣傳警示信息48萬條次,制作發放宣傳品35萬余份,創新采用發放明白卡、舉牌巡護、設置移動宣傳屏等手段,大力推進宣傳教育“七進”活動,突出重點時期、重點區域,著重加強對“兩站一場”外來人員和林內春耕、旅游、作業等重點人員的防火宣傳。

在火源管理上
建立野外作業點、重點風險隱患部位、隱患排查整改“三本臺賬”,高效開展“治理室外吸煙亂扔煙頭”“高風險區域火源管理”“火險隱患精細排查整治”等專項行動。結合林長制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堅持疏堵結合,在景區、公路??空镜仁彝馊藛T聚集區域設立吸煙室,維護清理人居區域和重要設施周邊隔離帶648公里,全面排查輸配電線路設施隱患,對無人居住的老舊房屋斷電。114座檢查站、422座管護站、161支巡護隊、198個三清組構筑了“四道防線”,采取“內清外封”的方式,累計收繳火種411個、清出違規入山人員39人、沒收非法漁獵工具13件。

在綜合保障上
制定完善森林防火布防、宣傳教育各項工作方案預案,落實組織領導、信息報告、應急響應、后期處置、安全保障等工作任務,全面踏查維修水毀道路、橋涵,提早儲備舟船、跳板、應急橋板,維護檢修設施設備、車輛機具。養護直升機取水池,保障航空消防飛機和以水滅火裝備用水需求。

在應急處置上
投入撲火總兵力9619人、航空消防飛機20架、滅火車輛設備機具24525臺(套)。各級專業森林消防隊伍常態化開展實戰訓練演練,建立安全官制度,根據不同區域森林火險等級差異,分階段實行“北兵南調”和“南兵北用”,按照指揮、兵力、飛機、裝備“四靠前”原則,將85支2681人的專業森林消防隊伍、部分航空消防飛機和大型滅火裝備靠前布防到高火險區域,利用衛星遙感、飛機巡查、高山瞭望、地面巡護、物聯感知“五位一體”監測手段24小時監控火情,一旦發生森林火災,靠前隊伍10分鐘內整裝出發,航空消防飛機快速跟進,精準實施機降、索降、吊桶、化滅作業,空地協同實現“打早、打小、打了”。

在科技防火上
以“激發創新活力”為驅動,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轉換,提升森林火災綜合防控能力。不斷優化升級森林防火感知系統,在完善預防管理、預警監測、通訊保障、指揮撲救、實訓演練“五大功能模塊”的基礎上,增加三維電子沙盤、火災電子檔案、指揮調度決策等內容,實現火情實時感知、數字管理,提升系統統計分析和輔助決策功能。開展“林草科技進興安”科技創新活動,與東北林業大學深度合作,研究森林火險預警技術,提高火險預警精度。充分運用國家林草局雷擊火防控揭榜掛帥項目中的拒雷、消雷高新技術,降低雷擊森林火災發生幾率。同時,將無人機應用于一線巡護三清、火場定位、通訊中繼等方面工作中,進一步發揮無人機在防滅火實戰中的優勢作用。

在標準化建設上
以“森林防火標準化建設提升年”活動為契機,全面推進制度規范、隊伍管理、裝備配備、技術應用和系統建設“五統一”。規范森林防火內業記錄、宣傳設施布設和防火站點、野外作業點設施配備標準及機場跑道、野外停機坪、直升機取水池、索滑降場地建設標準,建立完善宣傳教育、火源管理、林航調度等各類工作制度,統一人員服裝,細化各類隊伍訓練大綱,強化38支快速撲火突擊隊、18支索降中隊、12支以水滅火中隊、12支機械化滅火中隊“四類特勤分隊”裝備配備,分類指導開展實戰化訓練演練,進一步提升森林火災處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