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集團舉辦生態修復管理培訓班

4月15日,大興安嶺集團舉辦生態修復管理培訓班,進一步提高各林業局、各相關單位對生態修復工作的重視程度,切實提升工作人員生態修復管理能力和業務水平。集團黨委書記于輝出席培訓班并講話,集團總工程師劉忠新主持培訓。


于輝從“生態修復工作為什么抓、怎樣抓和抓些什么”三個方面提出要求。于輝指出,舉辦生態修復管理培訓班是落實集團兩會關于“優生態”“惠民生”戰略布局以及“推‘三轉'、調結構、上水平”工作要求的重要舉措。參訓干部職工要高度重視,認真學習,做到融會貫通,為己所用,切實提高對生態修復工作的認識和業務及管理能力,著力推動生態修復從一般性保護向提質增效轉變、從單純量的增長向基于碳匯儲備轉變。
于輝強調,生態是集團發展的“根”和“魂”,生態修復工作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集團的主責主業,大興安嶺林區經過50多年的開發建設和森林火災帶來的影響急需通過生態修復措施解決。必須深入理解、科學把握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特別是“兩山論”深刻內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和集團長遠發展的角度,打破固有思維,厘清模糊概念,摸清來龍去脈,找準發展方向,形成行動自覺,變“要我做”為“我要做”。
于輝要求,要高度重視生態修復工作對集團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推動作用,切實統一思想,提高站位。各林業局一把手要將生態修復工作作為當前及今后的一項重要工作親自部署、親自督辦、親自檢查,形成頭雁效應,帶動各級干部職工齊抓共管,建立協調統一、分工負責、追責問責工作機制,確保生態修復建設取得成效。要狠抓森林可持續經營作業質量,以開展森林撫育質量提升年活動為契機,大力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實施森林成溝系集約化經營。要加強林木種苗建設,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強化國有保障性苗圃能力建設,推廣輕基質育苗生產技術,開展貯木場陳年剩余物育苗基質研發,擴大珍貴樹種培育規模,推進林木良種化進程,提高良種使用率。要做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嚴守松材線蟲病傳播防控底線,履職盡責,完成病蟲害防治工作各項任務目標。要緊盯國家政策走向,超前謀劃碳匯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圖強、十八站林業局碳匯造林項目早日核證簽發并上市交易,加強林業碳匯基礎能力建設,抓好圖強林業局國家級和十八站林業局省級森林碳匯試點工作。



本次培訓邀請了東北林業大學、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專家分別從各自專業角度講授林學概論、退化林修復技術相關知識。集團戰略規劃與計劃統計處、安全生產處、生態修復管理處業務骨干,圍繞生態修復工程項目的規劃、建設、管理、技術、安全以及林木種苗、林業碳匯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等內容進行講解。會前,參訓人員集中觀看了集團生態修復工作紀實宣傳片《厚植生態底色 筑綠祖國北疆》。


本次培訓班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舉辦,林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各林業局、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各駐局監督辦副處級以上干部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共220余人參加。
